從7月20到7月23日,我市平均降雨量830毫米,最大降雨量965.5毫米,共有49個站點降雨量超過600毫米,68個站點超過500毫米。其中,7月22日08時至23日07時,我市北中部出現大到暴雨、局地大暴雨,最大降雨量達115.0毫米(輝縣薄壁)。目前,兩條河流3處超警戒水位(共產主義渠河合站超保證水位0.97 米、黃土崗站超保證水位1.97米;衛河汲縣站超警戒水位1.36米),7座中型水庫其中6座出現溢流,溢流量601.5立方米/秒。受22日輝縣降雨和溢流洪水影響,23日凌晨共產主義渠出現漫堤溢流現象,市區部分路段出現洪水倒灌現象,導致市區部分路段積水嚴重,最深處積水達1.2米,新中大道長濟高速路段,經省防指批準,23日上午9時55分,衛輝市良相坡和柳圍坡滯洪區啟動泄洪。
災情發生后,省、市、縣各級非常重視,積極組織抗洪救災,我們市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:一是第一時間轉移并妥善安置受困群眾。共轉移安置涉險群眾158456人,群眾情緒較為穩定。二是迅速組織力量加固加高河堤。共出動各類救援搶險隊伍592支109510人次,搶險車輛7308輛次,溢流現象基本控制。三是加強救災物資及城市生活物資供應。投入救災資金6000萬元、救災物質200余噸,保障受災群眾生活,嚴防商超哄抬物價;在鐵路車站、高鐵站儲備生活用品和食品、飲用水,保障旅客出行安全;四是加強輿情社情引導。及時發布汛情、災情信息,發布救助、救災、捐助聯系方式,加強輿論引導,群眾情緒穩定,社會大局穩定。
下一步,新鄉將按照應急部和省委、省政府決策部署要求,發揚連續作戰精神,堅決打贏這場救災硬仗。一是持續開展搶險救援。加大搶險救災資金、物資投入,確保受災群眾生活穩定。二是持續妥善安置受困群眾。安排領導干部帶隊分包受災村鎮,組織黨員干部逐村逐戶排查受困群眾,確保所有受困群眾都得到安全轉移安置,不漏一人。特別是要加強集中安置點群眾基本生活保障,切實做到“六有”:有飯吃、有衣穿、有臨時安全住所、有干凈水喝、有病能及時治療、有網絡通訊信號。三是持續盯死看牢水庫、河渠等關鍵部位。組織人員24小時不間斷巡查巡防,全面排查消除隱患,加強專家論證,嚴防出現塌方、滲漏、漫堤造成二次受災。四是加強城市安全運行保障。加強居民用電、用氣、用水及生活物資保障,嚴防哄抬物價,哄搶生活用品,確保居民生活秩序,強化風險管控,嚴防因自然災害導致安全事故和次生災害發生。